金沙海尔智家公布国际专利申请:“用于控制冷水机的方法及装置、冷水机、存储介质”

金沙证券之星消息,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海尔智家(600690)公布了一项国际专利申请,专利名为“用于控制冷水机的方法及装置、冷水机、存储介质”,专利申请号为PCT/CN2023/141369,国际公布日为2024年7月4日。

专利详情如下:

图片来源:世界知识产权组织(WIPO)

今年以来海尔智家已公布的国际专利申请350个,较去年同期减少了44.71%。结合公司2023年年报财务数据,2023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102.21亿元,同比增7.51%。

数据来源:企查查

以上内容由金沙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网信算备310104345710301240019号),与本站立场无关,如数据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金沙辽宁省将建东北最大地源热泵清洁能源供应示范基地

金沙3月28日,据国网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消息,今年辽宁电网将在综合能源服务方面创新拓展,与国内地热能清洁能源领军企业合作打造一流清洁供暖品牌,在辽宁省建设东北地区最大地源热泵清洁能源供应示范基地。据介绍,国网辽宁综合能源公司将与国内浅层地热能清洁能源领域的领军企业合作,利用相关先进技术,依托电力大数据和云服务平台,为辽宁企业和城乡各类用户提供绿色集中供能系统整体解决方案,年内预计建设100万平方米以上的清洁能源供暖项目,全力服务清洁能源强省建设。(辽宁日报)

金沙双良节能获得发明专利授权:“一种在线检测密度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低温冷水机组”

金沙证券之星消息,根据企查查数据显示双良节能(600481)新获得一项发明专利授权,专利名为“一种在线检测密度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低温冷水机组”,专利申请号为CN201811606510.8,授权日为2024年4月2日。

专利摘要:一种在线检测密度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低温冷水机组,涉及空调设备技术领域,所述机组驱动热源为热水,发生器(1)为淋激式,热水在发生器传热管内降温流出,机组包括蒸发温度传感器(9),该机组增设了冷剂水密度在线检测装置,所述冷剂水密度在线检测装置在冷剂水外筒(14)内设置冷剂水内筒(13),两筒底部平齐、上部留有汽相空间,外筒底部冷剂水进外筒管(11)处设有限流孔,内筒底部与冷剂水回液囊管(10)连接,外筒顶部与冷剂水平衡管(15)连接,外筒下部设置冷剂水压力传感器(12)。采用该装置可以实现自动在线检测冷剂水密度,进而将冷剂水密度控制在安全范围内,可靠性提高,热水型溴化锂吸收式低温冷水机组就处于最佳运行状态。

今年以来双良节能新获得专利授权26个,较去年同期增加了30%。结合公司2023年中报财务数据,2023上半年公司在研发方面投入了2.48亿元,同比增89.61%。

数据来源:企查查

以上内容由金沙证券之星根据公开信息整理,由算法生成,与本站立场无关。金沙证券之星力求但不保证该信息(包括但不限于文字、视频、音频、数据及图表)全部或者部分内容的的准确性、完整性、有效性、及时性等,如存在问题请联系我们。本文为数据整理,不对您构成任何投资建议,投资有风险,请谨慎决策。

金沙预见2023:《2023年中国地源热泵行业全景图谱》(附市场规模、竞争格局和发展前景等)

金沙行业主要上市公司:华清安泰(832326.OC)、欧森纳(831870.OC)、四联智能(430758.OC)、卓成节能(871592.OC)等

本文核心数据: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地源热泵装机容量;地源热泵容量市场规模

行业概况

1、产品定义与分类

地源热泵是指利用地球表面和地下浅层水源和土壤源中吸收的太阳能和地热能,采用热泵原理,既可供热又可制冷的高效节能空调系统。

根据“地热交换”形式的不同,地源热泵主要分为土壤源热泵、井水源热泵和地表水热泵三大类。

2、产业链剖析:产业链参与主体多元化

随着国内地热能源开发利用逐步推进,地源热泵需求也随之快速增长,相应地推动地源热泵产业链相关环节的进一步发展。

从地源热泵产业链环节来看,上游核心零部件包括压缩机、冷凝器、蒸发器、膨胀阀或节流阀等,代表企业有英华特、凌达压缩机、伟星新材、公元股份、金牛管业等;从产业链中游来看,包括地源热泵主机制造、地源热泵系统集成、地源热泵安装调试服务等,代表企业有天加能源、格力电器、永源热泵等主机制造商,以及伟业地热、中能建地热、科创蓝等系统服务商;从产业链下游来看,应用领域包括民用住宅、商业建筑、公共建筑、工业建筑等。整体来看,地源热泵产业链市场参与主体多元化特征明显。

行业发展历程:行业正处于平稳发展阶段

1997年,中国政府与美国政府签署了能源效率及可再生能源利用合作协议书,地源热泵成为了中国政府引进并推广的国际先进建筑节能技术之一,由此开启了国内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进入21世纪,随着国内地源热泵技术理论和实验研究活跃发展,行业发展政策和法律法规逐步完善,推动地源热泵技术应用逐渐成熟;2016年以后,相关补贴政策逐步取消,地源热泵技术缺陷、运行费用高等问题日益突显,行业增长放缓,市场趋于理性。但随着国内地源热泵技术不断更迭改进,“双碳”目标下的绿色建筑政策持续出台,地源热泵市场有望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行业政策背景:因地制宜成为行业发展“主旋律”

当前地源热泵技术研发、产品制造行业的发展动力主要是国家对地热能、环保节能产业的重视以及一系列可再生能源产业政策的驱动。2017年发布的《地热能开发利用“十三五”规划》是我国首个地热开发利用专项规划,提出到2020年,地热供暖(制冷)面积累计达到16亿平方米,地热发电装机容量约530兆瓦;《“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提出在“十四五”期间,我国将积极推进中深层地热能供暖制冷,全面推进浅层地热能开发,因地制宜推动地源热泵技术应用。

行业发展现状

1、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超9亿平方米

根据自然资源部资料,全国地源热泵行业供暖/制冷建筑面积从2010年的1亿平方米左右,高速增长到2020年超过8亿平方米,年均复合增速达超过20%,为我国节能减排、打赢蓝天保卫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根据《“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将新增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平均每年有2000万平方米的新增需求,据此测算2022年全国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超过9亿平方米。

2、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超过2.7万兆瓦

从装机容量规模来看,根据中国能源研究会地热专业委员会资料,过去20多年,中国地源热泵呈现高速发展态势。2000年全国地源热泵的装机容量不超过10兆瓦,2010年超过4000兆瓦,到2015年超过1万兆瓦。根据国际地热协会(IGA)数据,2020年中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超过2.6万兆瓦。参考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增速测算2022年中国地源热泵装机容量超过2.7万兆瓦。

3、地源热泵容量市场规模超600亿元

基于“地源热泵供暖/制冷建筑面积*单位面积投资成本(参考招投标平均价格)*地源热泵购置成本占系统项目(包括设计、设备、辅材、打井、安装、售后等)比重=地源热泵设备市场规模”公式,测算得到2022年中国地源热泵容量市场规模超过600亿元。

行业竞争格局

1、企业竞争:参与者众多,市场充分竞争

目前,国内地源热泵市场参与企业众多,企业类型多元,市场充分竞争。市场竞争企业主要分为四大派系:空调系统制造企业、能源/建筑等综合型企业、新能源供热供冷技术服务企业以及专业地源热泵生产及技术服务企业。

2、区域竞争:北京地区的地源热泵行业领先企业分布较多

根据中国地热产业工作委员会发布的《2018-2020年度中国地热行业20强企业榜单》(注:截至2023年6月暂未发布最新榜单),统计“主机生产二十强企业”和“系统集成二十强企业名单”中的行业领先企业所在地得到,北京地区的企业最多,占比超16%,其次是江苏、山东、上海、河北等地,上述地区的地源热泵金沙行业主要企业分布较为集中,市场竞争激烈。

行业发展前景及趋势预测

1、预计到2028年中国地源热泵行业容量市场规模超过750亿元

根据《“十四五”建筑节能与绿色建筑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将新增地热能建筑应用面积1亿平方米,考虑到随着技术发展及应用逐渐成熟,地源热泵的单位投资价格有望逐渐下降,测算到2028年中国地源热泵行业容量市场规模将超过750亿元。

2、未来将积极发展地埋管地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稳妥推广地下水源热泵

地源热泵行业的发展与地热能的开发政策息息相关。根据《“十四五”可再生能源发展规划》,“十四五”期间,我国将因地制宜,积极发展地埋管地源热泵、地表水源热泵,稳妥推广地下水源热泵,重点开发地区以及发展重点如下:

更多本行业研究分析详见前瞻产业研究院《中国地源热泵行业市场前瞻与投资战略规划分析报告》。

同时前瞻产业研究院还提供产业大数据、产业研究报告、产业规划、园区规划、产业招商、产业图谱、智慧招商系统、行业地位证明、IPO咨询/募投可研、IPO工作底稿咨询等解决方案。在招股说明书、公司年度报告等任何公开信息披露中引用本篇文章内容,需要获取前瞻产业研究院的正规授权。